學妹從另一個角度切入流浪動物問題,強調不當的繁殖和買賣制度,不但製造了許多不健康的寵物更造就了台灣島上無數的流浪貓狗,成為政府和民間頭痛無比的課題。他也提出一些不同的觀點,這些觀點預告了未來會有新的問題出現。我覺得很棒,所以跟大家分享一下...
以下為學妹的文章:
狗被人類馴服很久了,在這過程中人類為了各種需要而培育出不同品種的狗
例如:打獵用的terrier
在很冷的地方工作的狗 如愛斯基摩犬和聖伯納
聰明而喜歡聽人指令工作的 如collies
這些品種狗各有其用途,利用牠們的天性幫人類工作,
他們所扮演的角色在人類的文明演進過程中是重要的
這樣的需求在近代社會中雖然逐漸式微,但各種狗的品系仍然被保留下來。除了少數仍負擔工作任務的品種,大部分已經變成玩賞性質了,像英國就很盛行pedigree dog,他們有75%的民眾養的狗都是有品種的。
大英國協狗會的手冊裡就記載了各種品種狗的外觀標準和性情。而各種狗都有愛好者的club,每個地區會定期舉辦 canine competition。其中最盛大者BBC還會現場轉播比賽。
這樣的體系要維持,勢必要有穩定的狗種來源,這就是breeder的工作。好的breeder要懂得各種狗的個性(例如,不可能推薦老人養terrier吧),更要對每隻狗可能的遺傳性疾病有所了解才行。
台灣目前的問題是,有人為了賺錢把西方pedigree dog的制度引進,卻忘記學到人家的動保精神,我們的動物福利法更遠遠落後西方至少100年吧。所以才衍生出那麼多繁殖場的問題。北貓在推行的就是合法繁殖業者,希望透過立法和制度, 有系統的管理這些breeders 也算是從源頭管制流浪動物的手段之一。
補充"一個反繁殖場的部落格": 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dabbychiang/778429
還有一部BBC的紀錄片 探討過度重視品種所造成的問題,我很喜歡這部片,不過裡面的英國腔實在太令人抓狂,所以我有請人把它加上中文字幕,一陣子後就可以有中文板了XD 對聽力有信心的人可以先看http://vids.myspace.com/index.cfm?fuseaction=vids.individual&videoid=44215931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